北京时间5月21日凌晨的欧联杯决赛,对于曼联而言不仅是争夺欧冠资格的关键战役,更是一场牵动俱乐部数百名员工生计的生死战。据《镜报》披露,若曼联未能战胜热刺,俱乐部将启动新一轮裁员计划,预计200个岗位面临被裁风险。这已是自去年夏天英力士集团入主后的第三轮大规模裁员,累计裁员人数或将突破450人。曼联本赛季联赛排名跌至第8,欧冠资格仅剩欧联杯夺冠这一条险径。若决赛失利,俱乐部将损失高达6000万英镑的欧冠奖金及商业收入,而这笔资金缺口很可能通过裁员来填补。 英力士集团自2024年收购曼联25%股权后,推行激进的成本控制策略。除了裁员外,俱乐部已取消圣诞派对、压缩差旅预算,甚至解雇了功勋主帅弗格森爵士的俱乐部大使职位。欧联杯决赛门票分配政策引发争议:曼联仅通过抽签发放极少量门票,多数员工需在曼彻斯特指定场地观看转播,且仅能领取价值15英镑的餐券。曼联由于连续两年无缘欧冠,俱乐部营收较巅峰期缩水37%,而7.29亿英镑的净债务犹如悬顶之剑。 当曼联员工为能否保住工作忧心忡忡时,同城对手曼城与热刺的福利政策形成残酷对比。热刺为本赛季欧联杯决赛豪掷50万英镑,为700名员工提供免费门票及往返交通;曼城则延续其“全员共享荣耀”传统,欧冠决赛期间不仅包机运送员工,更在伊斯坦布尔安排庆功宴会。这种反差在曼联内部引发强烈心理震荡,据内部调查显示,78%的员工认为福利削减已影响工作效率,而管理层与基层的信任裂痕正持续扩大。 在卡灵顿训练基地的咖啡厅里,关于裁员的讨论早已取代战术分析成为主要话题。这种不安情绪正反向渗透至球队,某主力球员私下向《泰晤士报》透露更衣室能感受到工作人员的变化,那些熟悉的面孔突然消失会影响团队氛围。球迷群体的反应同样激烈,拥有季票27年的死忠球迷协会发表公开信,批评英力士“将曼联变成冰冷的财报数字”,强调“俱乐部灵魂正在员工流失中消亡”。社交媒体上,#SaveOurStaff(拯救我们的员工)话题已获得超10万次转发,压力正倒逼管理层重新评估裁员尺度。 站在资本与情怀的十字路口,曼联的困境折射出顶级足球俱乐部的现代化悖论。一方面,财务公平竞赛(FFP)规则迫使球队控制成本;另一方面,过度商业化正在瓦解百年豪门的文化根基。体育经济学家大卫·琼斯指出,曼联需要找到可持续的运营模式,裁员虽能短期改善报表,但人才流失会削弱长期竞争力。随着决赛倒计时开启,这场战役的结果,或将定义后弗格森时代曼联的真正转折点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巨牛哥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ngnew.com/archives/4076